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知标融通 鼎新致远 | 通鼎打造全国首个数字通信线缆产业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

9月16日,由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数字通信线缆产业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创新会议在苏州成功举办。会上,全国首个数字通信线缆产业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揭牌成立。本次会议以协同创新和经验交流为核心,积极响应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聚焦知识产权与标准融合,助力数字通信线缆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字通信线缆产业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创新会议

b44cfdec3f945c36ac41eb32733ad454.jpg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产业促进处处长张春野、主任蔡嘉诚,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科长杨炯、震泽分局局长沈燕清;江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韩奎国,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赛西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高艳炫,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总经理方耀,苏州市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俞兴明;通鼎互联总经理白晓明、创新管理总监沈林林等各单位负责人及专家代表,以及苏州市承担知识产权与标准融合计划项目的各单位和企业代表共同出席会议。

f46ca6fc21af604296d8a2f1c66073e0.jpg


白晓明总经理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在致辞中指出,通信产业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正迎来重大机遇。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已成为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本次会议不仅是响应国家战略的举措,更是通鼎互联实现从“技术领跑”向“标准领跑”转型的关键一步。今年启动的“知标融合项目”,致力于打破技术、专利与标准间的壁垒,构建“创新-保护-转化”生态,重点推进三大举措:一是建体系、筑平台,打造协同创新核心枢纽;二是强布局、促转化,构建全链条价值生态;三是育人才、树标杆,夯实可持续发展根基。白晓明强调,通鼎互联将与各方共同探索知标融合路径,加强产业链协作,构建开放、共享、共赢的标准生态,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创新动能,为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9586fb18057c69ba977932bc53b39740.jpg


张春野处长指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关键在于用好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这一重要工具。他以中国企业应对国际巨头专利诉讼为例,说明通过聚焦特定技术优势领域、布局高价值专利并提出国际标准提案,有效增强了产业话语权和应对能力。此外,他还引用出口产品因国外标准突然修改而遭遇贸易危机的案例,强调企业必须加强专利与标准的双布局和协同,才能在国际市场中防范风险、掌握主动。

张处长进一步说明,专利与标准协同不仅是应对国际竞争的策略,更是企业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手段。目前苏州正在通过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培养复合型人才、构建标准联动专利池等一系列举措,助力企业将知识产权和标准转化为实际市场控制力。他呼吁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更务实地推动内部研发、知识产权与标准团队的协同,真正让创新成果落地生根,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知标融通/TONGDING

34931a9f33b310d948ee2700f3c55478.jpg


在揭牌仪式环节,张春野处长与白晓明总经理共同为通鼎“数字通信线缆产业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17c4710b7c3223d3e7598862acf80ddd.jpg


《数字通信线缆产业知识产权与标准融合发展战略规划报告》于会议期间正式发布。市、区市场监管局相关领导及企业、专家代表共同上台见证。

b2076a1dadea0438c65dba751bba81a5.jpg

沈林林总监从背景意义、产业发展情况与趋势、竞争环境以及建设方案四个层面对战略规划报告的要点进行了详细解读。通过知标融合的战略指引,通鼎正迈步于全新的创新征程,以高速连接奠定数字未来,用标准定义赋能极致速率,打造“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全链条融合体系,实现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引领”的转变。

ea68b866e16b3884df45df3a2d0d098f.jpg


在专家分享环节,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赛西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高艳炫深入阐述了专利的核心价值及知识产权与标准的协同机制。

bf939fd6b39d9147e60442f84d6bd597.jpg


江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韩奎国以“标准必要专利与专利池”为主题,从学术视角精准剖析了产业发展的关键机遇与挑战。

鼎新致远/TONGDING

展望未来,通鼎期待与社会各界加强协作、持续探索,共同推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的深度融合与落地,助力数字通信线缆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